当前位置:首页 > 橘万家资讯 > 正文内容

化州苏泽堂的历史记载

投稿2021-07-12 00:38:52橘万家资讯2010

化橘红的历史文化当中出现过苏泽堂,我们来看看化州的苏泽堂的一些历史记载:

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2:苏泽堂“在州署内,乾隆十二年建”。化州盛产橘,以“苏泽堂者为最佳,清风楼次之,红树又次之”。

《化州县志》记载:化州有古建“苏泽堂”,位于州署西侧,一座三间,清乾隆十二年(1747)建,堂壁有“苏泽堂”额,楹联“棋对斗天藏老叟,珠垂甘露忆坡公”,为清道光二十八年(1848)知州胡宝贤撰。

堂前有老橘树一棵,相传为仙人罗辨所种,为化州橘红的原始种树,按楹联“忆坡公”(苏东坡)有误。旧州志载:“苏辙于北宋绍圣三年(1096)谪化州别驾,雷州安置。”苏泽堂为纪念苏辙而建。此堂久圯。

据笔者考究,苏泽堂原是一座三间平房书斋,为苏辙谪居化州之所,后毁坏。清乾隆年间,州人为纪念苏辙,便在旧居地重建苏泽堂。

苏辙不仅关注民生还将中原的文化,风土人情带进化州。他与州地文人学士一起吟诗作对,抒怀抨时。他的住所,即后来的“苏泽堂”,成了当时州署的“文化中心”。

清道光六年(1826),化州知守赵荣(四川宜宾人)对纪念苏辙的苏泽堂及橘红树很感兴趣,写了《苏泽堂橘红八咏》,其中《护橘》一首云:“闻说风雨暴欲狂,竹藩篱落早提防。怜君却为书臣籍,可接髯苏一瓣香。”赵知守借咏橘,主张对像苏辙这样有才华敢于直言的文官应加以爱护。

北宋散文家苏辙于绍圣三年谪化州别驾,雷州安置 。 (别驾,即通判,又称推粮官;安置,是一种受处罚的官职。)苏辙在化州时间不长,居于 “苏泽堂 ” (后名),堂前空地种有橘树。据传,有老头偷摘橘红治咳,被官府发现要罚粮一石,苏辙乘机叫老百姓上山摘柚果代粮,名曰 “颗橘石粮”,以减轻农民的负担。清道光年间知州胡宝贤曾为苏泽堂撰联云 : “棋对斗天藏老叟,珠垂甘露忆苏公”。这个 “珠”便指橘红果 ; “苏”字原误写 “坡”字。

清道光化州知州四川人赵荥有《苏泽堂橘红八咏》诗。清道光化州知州福建人龚耿光有写橘红的 《赖家园》诗。清咸丰太傅两广总督阮文达有《化州橘红记》,说橘红“一枚享千钱”。清代广东著名诗人屈大均著的《广东新语》,对化州橘红记载甚为明了。

苏轼在海南期间,与弟苏辙书信往来甚密,思念情深。苏辙在写给苏轼的《所寓堂后月季再生与远同赋》有“窥墙数柚实,隔屋看椰叶”的诗句。这与史书记载苏辙任化州别驾期间(1098-1101年)住在州署石龙井边的所寓堂,即苏泽堂(后人为纪念苏东坡、苏辙兄弟,将苏辙所住的所寓堂改称‘苏泽堂’,并在门前作有 “棋对斗天藏老叟,珠垂甘露忆坡公”的对联,‘珠垂甘露’指的就是橘红),堂前种有两棵老橘红树(橘红,古代称柚,因产于化州,《本草纲目》又称化州柚)相一致。

清代出版的《广东考古辑要卷46云:橘惟苏泽堂为最。。。。其实非橘,皮厚肉酸,不中食,其皮厘为五片、七片,不可成双,治痰症如神。

当今,苏泽堂还被注册成为了商标。

未经书面许可,严禁转载复制摘编,违者必究。本站关于功效的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科普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。内容仅供参考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juhome.net/article-4638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